模拟武士刀的局部淬火

武士刀(katana)是几个世纪以前的日本武士使用的一种传说中的兵器,因其弯曲的形状和锋利的单刃而广为人知。这篇博客,我们将讨论如何使用 COMSOL Multiphysics® 软件建立一个简单的武士刀模型,并通过模拟局部淬火过程来探讨其特性。

著名的武士刀
很少有武器能像日本武士(samurai)的随身武器——武士刀一样闻名于世。武士刀以锋利著称,只有在最后关头才会出鞘,武士刀及其与主人之间近乎神圣的联系激发了多部现代电影、电视剧和书籍的创作灵感。在电影《杀死比尔 I》(2003)和《杀死比尔 II》(2004)中,Uma Thurman 扮演的 “新娘”在现代东京挥舞着武士刀;在 James Clavell 的经典小说《幕府将军》(Shogun,1975)中,James Blackthorne 船长被吹到日本海岸,并被日本武士俘虏。

一名日本武士的照片
一名日本武士,照片由摄影师 Felice Beato 拍摄于 1860 年。这张照片在美国属于公有领域,它在日本的版权于 1970 年到期,而且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也没有恢复其版权。来源:Britannica。

当然,武士刀的大部分恶名是因其使用者而获得的。但是,日本刀匠是如何为日本武士打造这些武器的呢?他们是如何在刀刃的软硬之间实现微妙的平衡,使武士刀既锋利无比,又有足够的韧性来承受反复的冲击?为什么武士刀的刀刃是弯曲的,而不是笔直的?这篇文章,我们将介绍如何模拟武士刀的局部硬化过程,并研究其中包括的物理效应,来看看能否对这一历史上著名的武器制作过程有所了解。

金属加工模块
金属加工模块是 COMSOL Multiphysics® 的一个附加产品,可用于模拟如钢铁等铁合金和 Ti-6Al-4V 等钛合金的相变,以及钢淬火和增材制造等应用。例如,钢淬火可用于汽车变速箱部件的淬火仿真,增材制造则涉及打印过程中出现的反复冷却-加热循环。耦合了固体力学和传热的相变仿真,能够帮助观察塑性和相变潜热等作用。

局部硬化
大多数情况下,仅需要对组件的部分区域进行淬火。例如,感应淬火就是这样一种工艺。它通过线圈施加强交变磁场,从而在组件表面产生感应电流。然后对组件进行淬火,使组件表面区域发生马氏体转变。这种局部淬火工艺通常用于车轴和齿轮等传动组件,以提高耐磨性和抗疲劳性。

火焰淬火是另一种可用于获得组件硬表面的工艺。这种工艺不使用交变磁场,而是通过将气体火焰施加在组件表面进行局部加热,然后进行淬火处理。

当然,感应淬火和火焰淬火是相对新颖的热处理工艺,数世纪以前的日本刀匠根本无法使用。制作传统的日本武士刀使用的是另一种局部淬火工艺。对于武士刀这种类型的兵器来说,最好的状态是刀刃锋利且边缘坚硬(理想情况下是纯马氏体),同时剑脊最好具有韧性,例如珠光体,否则可能会在受到冲击时断裂。对武士刀进行不同程度的局部硬化的传统方法是,通过在刀刃上涂抹绝缘黏土来影响刀浸入水中时钢向周围水体的热量传递。刀身的不同区域会被涂上不同厚度的黏土,刀刃附近涂的黏土层较薄,其他部分涂的黏土层较厚。

热处理过程涉及的多物理场
钢构件的热处理仿真需要确定模型中应包括的相关物理现象。

从根本上说,热处理过程由与外部热交换产生的热量传递驱动。组件(此处为武士刀)内部温度的变化会引起冶金相变(奥氏体分解为铁素体、珠光体等)。在相变过程中,会产生潜热,从而影响温度。与热膨胀和相间密度差异相关的体积变化会导致组件变形,进而产生机械应力和塑性应变。而众所周知,在存在机械应力的情况下发生的相变会导致材料产生非弹性应变,即所谓的相变诱导塑性(TRIP)。淬火过程本质上是多物理场相互作用的过程,并且各个冶金相具有不同的材料属性,因此会产生平均的、与相组成相关的复合材料行为。

邮箱

电话

服务热线
13926891355

电话

业务咨询 张小姐